笑口常开居士(马老师)

QQ 1819547340

安心(吉吉) 

QQ 46382004

如是:QQ 3982541

《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》慧律法师主讲(八)

发布人:admin 发布日期:2014-7-2 19:00:24 浏览次数:1550

【吾恐汝等。】汝等就是大家。

【不会了真解脱理。再示汝等。】我再来开示一下。

【问:维摩经云:欲得净土。当净其心。云何是净心?】就是说我们若是得到清净的国土,应当清净我们的心。那么哪一种情形,才能称为净心呢?

【答:以毕竟净为净。问:云何是毕竟净为净?答:无净无无净。】这样听起来,觉得很不容易了解。其实很简单,毕竟净为净,什么叫做毕竟净为净呢?无净无无净。什么叫做无净呢?没有清净的观念,叫做无净。得到无净之时,也不能有无净的观念,所以叫做无净。也不能说有一个无净的观念。所以第二个那个【无无净】就是破除第一个的观念,无无净就是连那个上面所讲的无净都不能有,随立随遣,随时有这种观念,随时就要破除,无一切相。

【即是毕竟净。问:云何是无净无无净?】这就是说,什么叫做无净,以及也没有所谓无净的观念呢?就是什么是无净,也没有所谓的无净的观念呢?这个意思就是这样子。

【答:一切处无心是净。】这个地方要注意,一切处无心,就是一切处没有凡夫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这些不清净的念头,所以一切处无心,不是无性哦,不是没有我们的本性哦,一切处无心,这个心就是意识的分别与执着的意思。意思就是说,你于一切处,若是没有分别心,没有执着心,没有凡夫的凡夫之心,这就叫做净。你得到清净心之时,不得作净想:我得到清净了。这样又污染了。所以

【得净之时。不得作净想。】不能作清净的想法。

【即名无净也。】即名无净。所以说:得净之时,不得作净想,即名无净,没有那个净,连净的观念都没有。

【得无净时。亦不得作无净想。】就是说没有那个净的观念,连那个没有净的观念也不可以有。

【即是无无净也。】无无净就是得到无净的观念,而破除这个无净的观念,所以加一个【无】。

【问:修道者。以何为证?】我们修行人,什么是我们真正要证的东西呢?

【答:毕竟证为证。】在这里都加一个【毕竟】,【毕竟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,毫无疑问。有些人念佛多年,若是问他:你能不能往生?我还不肯定,我也不晓得,好像行又好像不行。因为他不是毕竟证得的功夫,因此会动摇、怀疑自己,毕竟证得的功夫,他就不会这样,他知道菩提决定不远,他决定成佛,也不会怀疑自己,充满了智慧,对自己很有信心,因为他证得的,与诸佛菩萨无二。答:毕竟证为证。

【问:云何是毕竟证?答:无证无无证。】也没有所谓一个证,得到无证的观念。连这个无证的观念也不能有,所以无证,确确实实是真正证得了。所以无证就是说,因为毕竟空,所以没有一样所谓叫做证的东西,因为本来就是空性。无证就是无所得,毕竟空,得到无证的功夫,连那个无证,无证就是空性,得到空性的观念,毕竟空的观念,连那个毕竟空的观念都不可以有。所以第二个无无证,第一个【无】当动词,破除、放下,连那个无证都要放下,所以第二个无证,还有无无证,这个第二个【无】字,就是要叫你放下。无证就是空一切法,无无证就是放下空一切法的念头,就是这样子。简单来说,无证就是真正的证到菩提,无有法可得嘛,是不是这样啊?所以第二个无无证,第一个【无】字,无无证,这三个字,第一个字,这个【无】字,解释做放下,连那个无证的观念,统统要放下、要破除,也就是一尘不染,一丝不挂。

【是名毕竟证。】所以我们今天所有的身口意造作,你若是看到祖师大德在讲话、修行,我们就会发现,我们今天这些吵杂、争执,都是多余的。欲望的享受或者是追求,这都是多余的。为什么这都是多余的?因为到最后就是没有一切法,变成充满了智慧。智慧是无形的东西,这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,一切法了不可得。

【问:云何是无证?】什么叫做无证呢?

【云何是无无证?答:于外不染色声等。于内不起妄念也。得如是者即名为证。得证之时。不得作证想。即名无证也。得此无证之时。亦不得作无证想。是名无证即名无无证也。】这段要划起来,这段全部要划起来。老太婆就不知道在念什么了,每个字看起来都很相似。答:于外,【外】就是指境界。面对境界时不染,不染就是不着,不执着色法。不用讲别的,这个世间人光是讲到,【声】不要讲,声那个声音不要讲。讲这个色法,他就没有办法看破了。我举一个例子来说,譬如说他今天很富有,很富有的人,哪个人讲话不夸口呢?譬如说他今天很富有,他来我们讲堂施舍。他来施舍的时候。来到讲堂,譬如说他施舍好几百万,或是千万元,假设说有这种人,你说一个这么有钱的人,来到这个地方,就算师父故意要磨练他,不理他,他受得了吗?他一定受不了,他怎么可能受得了了?你想想看,他一个人施舍这么多钱,来到这里却被冷落。要是彻悟的人不同了:我来这里施舍,我不是施舍给师父,师父对我好坏,这不重要,因为我是佛教徒,我的本性与诸佛相同,我是现在家身,这是护法的工作,这是我应该要做的责任,师父对我好坏,是师父的因果。世间人有这种智慧吗?绝对没有。所以他说:于外不染色,不执着这个色法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,这是很难很难的,非常困难。光是第一个字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第一个字,他就无法看破了,你要是对他恶脸相向,他出去就到处诽谤你了。所以我们人说要做到不执着,讲实在话,那是非常困难。所以我经常告诉诸位,我们对什么事情,就是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捂一个耳朵,开一个耳朵,捂这边,开那边,听而不闻,视而不见,当作没看见,这样你的日子才会好过,否则日子就很痛苦了。除了色法看不破以外,声音就更不用讲了。音声,什么都昌从音声纷争的。譬如说要出国,邀了一群人去大陆,去到大陆旅游,冬天去还无所谓,要是夏天的时候去,你不完了,你听邱先生他们去大陆之后回来讲的,火车里面四十几度,一进入车厢就像烤炉一样,好像在煎包子一样,四十几度,热得实在是受不了。大陆人贫穷,在火车站随便就能休息。若是台湾人去,就坐比较高级的火车,要是较穷的人,就坐比较差的车厢,躺了一整排人,挤来挤去,像是挤沙丁鱼。你出国后就会想,本来是发一个欢喜心,怎么会坐这种车厢?我也出了很多钱,竟然坐这种车?实际上可能是买不到车票,或者是飞机误点,他就开始牢骚、抱怨,领导的人假使没有学佛,就会开始反驳:你们才缴多少钱,对不对?还想有什么要求呢?本来一整团很欢喜心的出国,一定会有人看法不同,然后就闹得败兴而归。声音,声音,意见特别多,意见特别多。所以人家说:民主就可以容纳更多的音声。我们不用说别的,光是说色法这个境界,外在存在的境界,那就没办法,给你一个脸色,你就受不了了。声音就更不用讲,我们没有几个人,能抵挡得住别人的诽谤,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别人赞叹。赞叹也忍受不了,因为欢喜,太高兴了。诽谤,他也受不了。所以说这是举一个色法跟声法为例,这两种境界,就没有几个人有办法了。譬如妻子忙家事累得半死,先生回家后,要是跟她讲一句:我今生最安慰的事,就是娶到你这个好老婆。累死都心甘情愿,炒起来菜来就更有精神了,她就忍受得了,再辛苦都没关系了。如果说她累得半死,照顾小孩忙了一整天,先生回来又绷着脸不讲话,她正在炒菜:你凶什么?为什么?我要赚钱,又帮你生了三、四个小孩,你都不能体谅我,把公司的压力带回来这个家里。所以讲话的口气就不同了。所以我们用色法跟声音,这两种就可以代表一切法,我们人的争执,差不多都是这两种。因此说学佛的人,要慢慢慢慢的,你自己要起这个观照的功夫,否则想做到不牢骚、不抱怨、不争执,可说是很难很难。于内不起妄念心,对内心里面不起妄念心,得如是者,即名为证。你想要内心不起妄念心,有两种角度,两种事情你一定要先做到,你才有办法。第一、接受一切痛苦的境界,用欢喜心去接受,你才能够不起妄想,否则你没办法。你若是想证得于内没有妄想,你就要能够忍耐,先能以欢喜心,接受一切不如意的事情,当作这叫做报应,因为我前世害过别人,对不起别人,所以他今生对我这样,这是正常的。先要做到这第一件事。第二件事,不必去猜忌别人的对跟错,这个跟我们的生死完全没有关系,你先要做到这两件事,不要一直去猜测别人:他对他错。不必这样,这跟我们的生死完全没有关系。有人说打佛七时有感应:师父,有看到舍利子。那是他家的事,这跟我们没有关系。或是打禅七时,又是如何……他打禅七是他的境界,这跟我们没有关系,与我们的生死了不相关,所以你没有先做到这样,你绝对没办法,要记得。第一点要接受一切痛苦,一切不顺利,对一切境界完全不怨叹,全部没有怨叹,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,我们造下恶因,今天我们自己要承担这个果报,如果我没有造作这种恶因,今天又遇到这种恶报,那么这是对方要承担因果,别人对不起我们,那就没关系。永远不要去猜测别人,这跟我们的生死没有关系,就是不要怀疑别人。你若是能够做到这两点,那么事情就好办了,你想要不起妄念,那么就很简单了。所以得如是者,即名为证,得证之时,不得作证想,你证得空性,不起妄念,不为外境所迷惑,你已经证得这种功夫,也不能有这种观念,即名无证。空,这才是真正的功夫。得到此无证的功夫,这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有这种功夫,也不得作无证想。像佛就是无证,亦无无证的功夫。所以不得作无证想,是名无证,即名无无证,也没有这种念头。

【问:云何解脱心?答:无解脱心。亦无无解脱心。即名真解脱也。经云:法尚应舍。何况非法。】法就是能令我们觉悟的真理,佛所说的能令我们觉悟的真理,叫做法。我们藉着法,是要悟到真理的,云何在文字及音声当中执着呢?所以法尚且应该舍,何况与真理无关的世俗法,非法之法呢?何况是非法呢?

【法者是有。非法是无也。】法者是有,那么有这个能令我们觉悟,能启发我们的法。非法是无,所以

【但不取有无。即真解脱。问:云何得道?答:以毕竟得为得。问:云何是毕竟得?答:无得无无得。是名毕竟得。】没有得到与没有没得到的观念,无得才是真得。那么得到了一个真得,还不能有那个真的得到的观念,所以你们要看得懂,很容易。无得,在旁边写:才是真正的得。那么得到了才是真正的得,不能有真得的观念,也就是无无得,也就是无得才是真得,连那个真得的观念都不可以有,名毕竟得。

【问:云何是毕竟空?答:无空无无空。即名毕竟空。】无空无无空,叫做毕竟空。我们说一切法皆是空性,也不能有空性的观念,所以叫做无空。得到无空之时,就是真空,连那个真空的观念也要放下,所以无无空,即名毕竟空。

【问:云何是真如定?答:无定无无定。即名真如定。经云: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亦无定法如来可说。经云:虽修空不以空为证。】因为空是无可证的东西,才是真正的证。

【不得作空想。即是也。】不能作空的想,就是这个意思。六十四页。

【虽修定不以定为证。不得作净想。即是也。】简单来说,所有的净、不净、无净、无无净,全部要放下,从头讲到尾,就是说连一点观念说:我在修行,我在觉悟,我作空观。统统不行。所以我才说,天台宗的以观照,所观的境,到最后还是不能究竟的解脱,因为你要当下无生,能观也是无生。所观,观照的境界也是无生,这样我们才能进入真正的这个法,真正的这个佛的究竟涅槃之处。所以虽然修定,也不以定为证,不得作净想,即是也。

【若得定得净。得一切处无心之时。即作得如是想者。皆是妄想。】你若是得到定,或是得到清净,或是得到一切处无心时,你就想:我得到定了,得到清净了,我一切处无心了。如是想者,皆是妄想。

【即被系缚。不名解脱。】这样就是真正被束缚了,不名解脱,这样不是一个解脱之人。

【若得如是之时。了了自知得自在。即不得将此为证。亦不得作如是想。即得解脱。】你若得到如是时,像这种境界时,了了自知得自在,你自己清清楚楚,这样就好了,你即不得将此为证,你不作此想:这就是我证得的东西。没有这种观念。亦不得作如是想,即得解脱,就是不能落入观念里面。因此我们人,为什么说念佛念到有感应,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了。譬如说我们念佛,念到自己有感应了,就一直嘲笑别人,这样变成一种障碍。所以念佛时,诸佛菩萨为什么不给你很大的感应?反正你诚则灵,灵则通,他若是给你很大的感应,变成障碍、障道,障碍我们的道,因为我们会满足现况,我们会满足目前我们所得到的境界,所以会放不下我们好的境界,闻到香味啦,见到佛光啦,就开始一直障碍,一直不能解脱了。所以

【经云:若起精进心。是妄非精进。】这句话的解释不要误会,很多人会误会:那么以后都不必精进了。不是这个意思哦。你要是说: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里面讲:起精进心,这是虚妄,不是真精进,那么从明天开始都不必修行了,不用起精进心了,大家可以睡个舒服的觉了。祖师不是这个意思。意思是说,若起精进心,是妄非精进。意思就是说,你若是起精进心,动一个念头,我有一个精进的我相,进入执着的观念。要是这样,你又破不了我相了,变成只有我在精进而已,别人都没有在精进。这样会攻击别人,变成不是真正的修行人。是妄非精进。意思就是说,若起一个我相、精进心,这是虚妄,不是真正在精进。下面那十个字,就是整本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里面所有的核心,就像金刚经里面讲的,《金刚经》里面讲: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整本《金刚经》都是在讲这一句,而整本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就是在讲下面这十个字:

【若能心不妄。精进无有涯。】这个太棒了。祖师在讲话都是单刀直入,几个字就解决了。意思就是说,你的心不要有虚妄的执着。这个【妄】要注意哦,因为执着成妄,所以你这个【妄】的旁边要写四个字,若能心不妄,妄就是【因执成妄】。我们的妄想心从何而来呢?都是从一个【执】字。若能心不妄,就是不执。我们哪一件事,不是因为执着才变成虚妄?你说这个世间是真是假呢?大家都当作是真的,为什么是真的呢?因为你执着啊,就当作是真的,认为确实有一个世界,确实有我相,确实有人相、有众生相,因为你执着,当然就变成真的了,你就不能随缘,你只要有执,你就不能随缘,而随缘才能够解脱,你既然有执,你就会想要改变缘。你若是因为执着,对于无法改变的,就硬是想改变,就变成伤害彼此,因此这就是很痛苦的事了。我们今天所有的痛苦,都是从何而来呢?都是从这个执着而来。但是我们人明明知道,我们人很奇怪哦,明明知道,偏偏又束手无策,没办法,这是很麻烦的。有一个医生,跟这个护士,这个护士是他聘请来的。这个医生他明明知道这个护士已经结婚了,但是因为这个护士长得很漂亮,每天见面,每天见面,这没有办法,这医生就喜欢她。后来护士发现不对劲的时候,就赶紧辞职,这个医生还是念念不忘。所以医生能够解剖我们人的身躯肉体,但是他的内心没有办法解剖,因为那是无从下手的。所以医生,他说是外科医生可以解剖,法师他也是,也是医生,他也是外科医生,他是专门解剖你的心灵的矛盾的地方。法师也叫做千面男郎,你要说法师是一个化妆师也对,化妆你的内在美。你说法师是一个销售员也对,销售、推销这个佛法,推广。你说法师是总统也对,因为他统理大众。你说法师是一个将军也对,因为他带领你清净的本性,打向烦恼的大军,无敌不克,无紧不摧,攻打。你说法师是一个厨师也对,为什么?他炒出这么美好的真理让你享用,enjoy。这样也对,全部正确。所以法师叫做千面男郎,不是与狼共舞那个狼哦,晚上会吼叫的,那个才是狼。所以修行当中,若能心不妄,精进无有涯。这个妄既然是因执成妄,那么就很简单了,这样要做就不困难了,你应该用什么功夫呢?百不见、百不闻、百不听,就完全没有事。百不见就是什么都当作没看见,什么都当作没听到,因为有看见、有听到就会执着,现在当作什么都没看见,什么都没听到,是非就没有作用,当下他没有虚妄,就不会执着,这样才是真正在精进。上次有一个人来,一个修行人来,他跟我说:慧律法师,我那个师兄真是值得赞叹。我问他:怎么说?我们两个现在住在茅蓬,他真是非常精进。我说:哦,他出家多久了?他说:出家一、两年而已,现在很精进、很有功夫。我说:哦。他说:慧律法师,你怎么老是只答一句【哦】?我跟他讲了一句很玄很玄的话,也不算很玄啦,是很耐人寻味的参禅。我跟他说:修行是盖棺定论。这句话听得懂吗?不是拼这一两年,就叫做有修行,笑死人了,修行叫做盖棺定论。这里面学问很深的。经过一年多之后,那个人又来参访我。我问他:你师兄的情形如何?不讲话。我又问:现在怎么样了?还是不吭声。跑去哪里了?还俗了。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精进,很不得了的人,要小心了。你只要心不妄,叫做真精进。譬如我一个人坐在这里,我这样坐着,我不思空、不思有,不着空、也不着有,我不着一切法,眼睛视而不见,耳朵听而不闻,你就是一个自由自在,纵横自得的人。为什么?我顾我的生死比较重要啊,跟一个整天都在精进的人,拜佛完毕后,就顺便拜是非佛,整天都在讲别人的坏话。你想想看,临命终时,到底是他能往生,还是我坐在椅子上的人能往生呢?他整天都在拜佛啊,整天都在打佛七、打禅七。依你看,我们两个人谁能够了脱生死呢?所以老人家在修行当中,他闭眼坐着就能消灾了,因为他不造生死业,不求大涅槃啊。求大涅槃是名生死业,对不对?求大涅槃,涅槃不可求,你求什么大涅槃呢?求大涅槃,即着群魔,你马上就着魔了,涅槃不可求,求涅槃是生死业啊,哪有涅槃可求?坐着啊无四谛法、无十二因缘、无六度法,一切法毕竟空,用清净心、智慧心,运用于六根、六尘,放光动地,纵横自在,一切法无心,一切法无念,若于无念当中起大妙有,是本来面目,没有妄啊。那么你想想看,谁才叫做真正的修行人。所以我告诉诸位,不是从外表上看那个修行的,从外表上看不出来。精进无有涯,这才是真正在精进。所以简单来说,换言之,反过来讲,什么叫做真正精进的人?内心无一切妄想就是佛。内心无一切妄想,才是真正在用功的人,若是着相而求,你就无法修行。

【问:云何是中道?答:无中间。亦无二边。即中道也。云何是二边?答:为有彼心。有此心。即是二边。】

云何是二边?为有彼心,有此心,即是二边。有彼有此,就是不离四相,称为彼此。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有彼此的心,就是不离四相。所以对于我们内心的变化,或是身体在变化当中,你要观一切法,都是毕竟空的东西,对于外在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,或是对方的一切众生,现在你面前,你内心用透视的光,将他透视过去,他是一个变化的细胞,一个个体,虽是一个个体,但是事实上,就是没有真实性的东西,所有一切色声香味触法,都是一种短暂性的东西,既然是短暂性的东西,我不值得替这个东西痛苦,那么彼的心马上就停止,彼心马上停止。因为我们有认定对方是真实体,所以我们才会起烦恼啊,对不对?你就是因为有认定对方是一个真实体,你才会真正起烦恼。你若是透视:连我都不可得了,我这个色身不是真实性的东西,当然对方也是虚妄的,对方既然是虚妄的,在物理学里面讲的,所有的碰撞,只是一个能力的显现而已,energy=mc2,就是所有的碰撞,只是一个能力的转换而已,由能量,就是由我们的本性变成意识,一切都是意识的造作,统统在转换而已,没有真实性。所以用佛法来说,一切都是业识转变而已,一切都是我们的业识在鼓动而已,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,自己的业,自己的业在鼓动,业力一鼓动时,我的业与共业互相交陈鼓动,因为我们被无始劫以来,习惯性的错觉,所产生的推力,所以变成你不得不接受这个业力,变成一种实在是虚妄的东西,你硬把它当作是真的,在当中辗转、相续不断,无法摆脱出来。所以在物理学里面讲,就是能量的碰撞,当这个能量消失的时候,它的碰撞就会停止。当我们的业力、业识不停止的时候,这个是非就永远不绝,四相就一直产生,一直互相薰习,无边的业识海,转动这个生死轮,无边,无量无边的业识。师父现在正好要开唯识学,正是刚好。无边的业识一直鼓动,你想想看,你从起床到晚上入睡,你哪一件事不是用意识在做事?哪一件事是用本性?我们哪一天过着很快乐的日子?你说来听听看,没有啊,因为业识在鼓动。在物理学讲,这个只是一个能量的碰撞而已,那是一种虚妄的东西。所以第一点你所要做的,要稳住自己,不要稳住自己的这个肉体哦,也不要稳住自己的心,你用空观、无生,直接就进入涅槃,也不能作涅槃的想法,这才是厉害的人。若是要修行,这才是真正修行的人。如果没有这种心境的话,那你就多拜佛嘛、多求忏悔,不然也没办法,因为我所讲的无边无上的觉性之法,就是这样子,你若是不能体会,你就自己多拜佛,我已经将无上的这个宝剑拿给你们了,你们大家心中都有一支智慧之剑,你不会运用,来找我也没有用,我已经把答案告诉你们了。下面

【云何名彼心此心?答:外缚色声。名为彼心。】被外面的境界所束缚。哪两种呢?被色与声音所缚,名为彼心。因为你首先就有我相、人相,你承认它是一个实在的个体,你不晓得它也是虚妄的个体,短暂的。

【内起妄念。名为此心。】外缚于色与声音,内缚于妄念,名为此心。

【若于外不染色。即名无彼心。】你若是对外不执着色法,也就是境界,即名无彼心。

【内不生妄念。即名无此心。此非二边也。心既无二边。中亦何有哉?】内不生就是无生,外不染也是无生,就没有二边,既然没有内跟外,那么中间在哪里呢?譬如说我坐飞机,从高雄飞到台北,你坐在飞机上,你说:飞机飞在虚空的中间。往窗外看去,虚空空无一物,飞行到哪里叫做中间?所以说没有左右两边,当然就没有所谓中间,处处都是中间。你若是坐飞机,飞机正在飞,刚好有另一架飞机飞过去,你说:飞机在我的左边。要是坐那一架飞机的人就说:飞机在我的右边。你就是有左右两边,才有一个中间可说。飞上虚空,哪个地方是中间?没有啊。既然无内无外,中间亦不立。

【得如是者。即名中道。真如来道。如来道者。即一切觉人解脱也。】

是令一切众生觉悟解脱,那就是一切觉人,就是一切都觉悟,解脱也。这一切都是万法唯心。举一个例子来说,有一个小姐,这部片子是法国片,一个法国的女郎,她出生于皇宫,皇宫里的人平时是不能出去的。皇宫都有打猎的地方,有一次她就去打猎,然后有一个英俊的男主角就出现了,但是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平民。法国有一个规定,皇族不可以与平民结婚。回皇宫之后,她整天都一直在思念这个男主角,皇宫里面吃的是大鱼大肉,又有很多女佣、婢女,女佣叫做婢女没错啊,有这么多人服侍,可是她内心就是一直无法忘掉这个男主角,所以那么好的东西,她就没有办法享受。有一天她就决定出宫,跟那个女佣人交代,又拿了很多钱给女佣人。女佣人跟她说:我本身跟在公主身边这么久了,你不用担心,我会帮助你,皇上要是问起的话,你就怎么跟他讲,随便应付一下。结果她就真的跑出皇宫了,就到处去找。来到一条河边时,这个男主角在河边搭了一间茅蓬,不是在那里静修,是因为很穷,用茅蓬来形容穷困比较适当。他独自一个人在那里生活,屋里很简陋,也没有什么东西,他只是靠着打猎、捕鱼维生,祖宗的产业就是那块地,他就在那边开垦。结果真的让她找到了。两人相遇后,就在屋里简单的煮些食物,就这样随便的吃了一餐,用柴火烤着食物吃,整个脸沾上了灰烬,两人还是吃得非常高兴,晚上就围着火堆旁谈话。皇宫里绫罗绸缎、婢女,要什么应有尽有,可是她还是不快乐,屋里到处都浮现这个男孩子的身影,那么你想想看,这是不是心的问题?都是心的问题。所以你若是慢慢的看这个电影,或是其他一切事情,我们一切人类的表现,都是我们心境的显现出来,因此我们要了解万法唯心造的道理。

【经云:虚空无中边。诸佛身亦然。然一切色空者。即一切处无心也。一切处无心者。即一切色性空。】

就是一切色法当体就是空性。

【二义无别。】

一切处无心,简单来说,你若是能够在这个一切境界里面,保持不起心、不动念,完全清清楚楚,不要多一层的错觉,那就是佛。我们现在就是多一层的错觉,硬是要把自己加上一种观念。简单来说就是这样,我们硬是要把这种不必要的东西、错觉的东西,加上一种错误的观念,扭曲了原态,我们的本性就是看到就是如如不动,清清净净,无论任何一切境界、善恶,我们都是欢喜心接受,本性是这种东西。但是我们不是,我们现在因为不了解本性,所以硬是要把本来的面目把这扭曲掉,因此就一直在生死里面打转。简单来说,一切色法本来就是空性的东西,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法,任何时间、空间所发生的事情,这本来就没有发生,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,一切法不受,这就是真正的本来面目。你硬是要把自己推上生死的边缘,佛也没有办法。

【亦名色空。亦名色无法也。】

意思就是说,一切色法当体就是空性,一切色法,当下就无有法可得,色无法。

【汝若离一切处无心。得菩提、解脱、涅槃、寂灭、禅定、见性者。非也。】

这句话要注意听,这句话会误会,我现在读一遍,让你们清楚一点。如果离开了一切人事时地物,而以无心的状态出现,你如果以这种,如果你离开了一切,一切处就是人事时地物,如果你离开了一切处而无心,能够得到涅槃,或是是解脱,或是是涅槃,或者是寂灭,或者是禅定,或者是见性者,非,那是不可能的,那是不可能的事,因此意思就是说,想要离开这个烦恼,而能够得到菩提解脱,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。你若是离一切处,一切处就是,把笔划在底下写几个字:一切处就是烦恼的地方。我们众生能够有烦恼,就是一切处都有烦恼,一切处都有是非,都有斗争,都有分别心,都有执着,所以一切处。你若是想离开一切处,而修无心,那么你不可能得到菩提,所以菩提要在烦恼当中,当下去了悟,不能逃避它。所以说,你若是离一切处无心,你能够得到菩提、解脱、涅槃、寂灭、禅定、见性者,非也,绝对不可能。意思就是说,当下就是。下面说

【一切处无心者。即修菩提、解脱、涅槃、寂灭、禅定。乃至六度。皆见性处。】

这句话再念遍,你就很清楚了,一切处【当下】无心,加两个字的话,你就了解了,你就清清楚楚,一切处当下,你就无一切心,这就是真正在修菩提,你不必跑到深山林中,不必跑到人烟绝迹的地方,不必跑到玉山,不必跑到阿里山,不必跑到海底龙王的地方,也不必坐潜水艇,坐潜水艇跑到龙宫修行,都不必。一切处当下无心,统统解决,无量无边,智慧无量无边,神通无量无边,一切佛法统统具足,一点都不缺少。这就是真正在修菩提,这就是真正能够解脱,这就是真正不生不灭的涅槃,这就是真正的寂灭,这就是真正的禅定,乃至六度,都是见性之处。

【何以故?金刚经云:无有少法可得。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。问:若有修一切诸行俱足成就。得受记否?答:不得。】

你只要有修,你就不能成就圆满,所以无有少法,你才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你若是有修一切诸行,具足成就,你就不得授记,所以得授记否?不得。

【问:若以一切法无修。得成就。得受记否?答:不得。】

嗯?这就奇怪了。

【问:若恁么时当以何法而得受记?答:不以有行。亦不以无行。】

不以有行就是说,不能有一个修行的观念。亦不以无行,也不能说我在修空性。无行就是说,我修空一切行叫做无行,没有修行,叫做无行。那么连这种观念都不可以,那么不以有无的对立的观念,远离了有无的对立的观念,那么你【即得受记。】

【何以故?维摩经云:诸行性相。悉皆无常。】

一切造作,诸行,就是一切造作的性相都是无常。

【涅槃经云:佛告迦叶:诸行是常。无有是处。汝但一切处无心。即无诸行。亦无无行。】

拿笔划起来,从《维摩经》这里开始划,诸行性相,悉皆无常,《涅槃经》云:佛告迦叶:诸行是常,无有是处。则没有一个常字。汝但一切处无心,你只要一切处无心,也就无诸行,为什么无诸行呢?无诸行就不造业啊,没有业,你就不会生死啊。亦无无行,也不能有那个我修空性的观念,即无诸行,这样你就一切都没有造作,也没有造作,当下就是空性,也不能有没有造作的观念,亦无无行。

【即名受记。所言一切处无心者。】

无什么心呢?这些话常常在念,不过还是常常放不下,念是有在念啦。

【无憎爱心是。】

不过还是常常有,没办法。所以听经归听经,恨归恨、爱归爱,对这个【着】你就是束手无策,知道归知道,却当作耳边风,不肯放下,也没办法,不放下就会滞碍不通,他就是不肯放下,你能奈他何?所以我只有同情众生,原谅众生,可怜,硬是要造作生死法,他明明知道,这样是生死六道轮回,他也甘愿,做一个情圣。情圣就是明明知道爱情、夫妻或是父母,憎爱是生死轮回之心,还是这样子。有一部电影,我觉得这个演得不错,那是在形容一个母亲,疼爱她的女儿,疼爱得发狂。这部电影是我很久以前看的。这个母亲就去抓邻居的女儿来代替,这部电影是这样演的,这个母亲很有爱心,因为她的女儿早夭,这个女儿很漂亮,她将女儿的尸体装起来,装进一个小小的棺材里,她的女儿已经变成骷髅了,已经死亡很久了,变成骷髅了,里面都结蜘蛛网了。因为她这个执着的心不舍掉,她就用一个棺材把尸体装起来,装起来之后,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,因为人家这个政府或者是邻居,都不允许这个棺材、尸体,一直不拿去安葬,她就常常在圣诞节的时候,叮叮当、叮叮当……就举办舞会,请一些小孩子来家里。奇怪的是,之后失踪的都是小女孩,而且都跟她的女儿差不多的年纪,同样的岁数。有一次,这部片子的男主角是一个小男孩,他妹妹就是被这个母亲,也就是另外一个,被丧女的这个母亲抓走了,把小女孩抓来之后,她一直想疼惜小女孩,却把孩子关起来,可是关起来会死啊,她一直不让小女孩出去,就变成囚禁了。她是很疼爱女儿,可是她自己的女儿死了,现在想移情疼爱别人的女儿,想疼别人的女儿,别人怎么可能接受呢?因为她疼爱的方法,就是把孩子关起来,整天让她看个够,也一样端饭、水果给孩子吃,因为是怀念这个女儿之情,一直到了发神经了。你要说她是神经病,她又很有爱心,她这种方法又不为法律所接受,变成掳人勒索,变成绑票了。这个小女孩的哥哥,便想尽办法要救她出来。所以说这部影片,虽然不是大战争的场面,但是他描述我们人的心态,那种病态,这个母亲是很善良的人,到最后被放火,这个哥哥跟妹妹逃出来,放火把她烧死在里面。她是一个很慈悲、很有爱心的人,但是因为她把慈悲、爱心幻化了,把别人的女儿当作是自己的女儿。所以这部影片也是造成很大的轰动,场面当然没有很多演员,但是在导演的拍摄之下,以及写这个剧本的人,也很厉害。所以我们人的爱,跟那个执着不放下,那种日子就跟神经病一样的,跟神经病没有什么两样。我告诉你们,我今天要是没有听到佛法,也是差不多会走神经病这条路,那根本受不了:我这么爱你,为什么你不爱我?为什么你要抛弃我?为什么不肯嫁给我?一定会这样想。我们人的无明一旦生起,没有什么道理可以谈,一直想跟她结婚,一直想跟她生儿育女,一直要占有她,强烈的嫉妒,那里面所充满的爱、恨、嫉妒,没有任何的理由,虽然她很不好,但是也不容许任何一个男众插手。我们人就是这样,没有佛法的世界,都是黑暗的人生。因此我们今天能够听到佛法,你想想看,既然能够听到佛法了,为什么还要在这个错觉、神经里面,于错误的神经病里面,还在打转呢?像师父刚才讲给你们听的电影剧情,这部片子已经差不多有二十年了,憎爱心。我们大家都知道,这是很简单的道理,爱跟恨都不可得,对不对?所以我们想修行,就要看下面了。

【言憎爱者。见好事不起爱心。即名无爱心也。】

这段要划起来哦。

【见恶事亦不起憎心。即名无憎心也。】

太棒了。这一句就讲得很明显了,意思就是说,你看到一切好坏,跟没有看到都一样,那种心境充满了智慧,你对好坏清清楚楚,但是完全没有障碍,那种心就是我们的本性。不用此心修行,是大痴人啊,要得无上道,根本不可能。所以见好事不起爱心,即名无爱心,见恶事亦不起憎心,即名无憎恨心。

【无爱者。即名无染心。】

这个要划下来。

【即是色性空也。色性空者。即是万缘俱绝。万缘俱绝者。自然解脱。】

划到这个地方,太棒了。我们这个慧海大师,实在是不得了,大彻大悟的人,几句话就完全道尽了。你看,无爱,你若是没有爱,那个执着,那个念头,你就没有污染心,你若是没有污染心,色性空就是一切境界统统没有作用。一切境界空者,万缘俱绝,完全无碍。万缘俱绝者,自然解脱,你想想看,意思就是说,一切境界对你没有作用,那就是我们的本性,你当下便是解脱。

【汝细看之。】

细看之就是你好好的观照看看,你若是还未清醒,还没有悟到时。

【若未惺惺了时。】

你若是还没有很清楚了解时,

【即须早问。】

你要尽早问。早问,因为师父还在,要赶紧来问。

【勿使空度。】

你不要虚度我们的光阴。

【汝等若依此教修。不解脱者。吾即终身为汝受大地狱。】

那么你看他多么有把握。意思就是说,你若是按照我所说的去修行,若是不能解脱者,终身为你受大地狱的痛苦。

【吾若诳汝者。】

我若是欺骗你。

【吾当所生处为师子虎狼所食。汝若不依教。自不勤修。即不知也。】

你就不能解脱、了解。

【一失人身。万劫不复。努力努力。须合知尔。】

须合就是说,你须要好好的去了解。这个【合】只是一种很有礼貌的劝告,【合】就是好好的,你须要好好的去了解它。诸位,我都这样想,譬如说我今天有很好的境界,像这个世间人说的:我娶到了好老婆,或是我嫁了好丈夫,或是现在正在谈恋爱,有个很好的对象,你很强烈的去执着这种东西,或是你拥有很多的财富,你冷静的思考看看:我放下这一些,也就是转个观念,我认真的修空性法,认真的执持这个佛号,求生极乐世界,再过三十年之后,我们就是一个解脱的圣者。在座诸位,千百万亿劫来,我们至今还不能解脱,是什么原因呢?爱与恨,这两个字是修行的癌症、致命伤,今天我们既然知道是这样,知道症结所在了,我们为什么不肯咬紧牙关,忍耐一下我们这些执着,在三十年、四十年后,最迟五十年,或许也不可能活这么久了,我们就要进入涅槃的境界,我们就要走入解脱的境界了。无量劫来,经过多少地狱的痛苦,变成鸽子被人宰杀,变成鸡、鸟,变成长工受人使唤,变成牛替人犁田,受了这么久的轮回苦,今天我们遇到佛法,就快出头天了,就快出人头地了,为何我们还在男女的感情中执着呢?在座诸位,我们是应该执着金钱、名利、男女的感情,让它误了修行的大事,还是说我们应该放下无量劫以来生死的根本,这个爱跟恨的东西,急急切切的,咬紧牙关忍耐,全部放下,朝着解脱生死的路线走呢?你冷静的思考看看,用这个五十年的时间,三十年的时间,去赌无量万亿劫来的痛苦,这种赌局是值得一搏的,听懂了吗?这种赌局是值得一搏的,等于下注一元,搏几百亿的金钱,你无量劫来为什么不能解脱呢?不肯啊!既不做早课,也不做晚课,心地功夫又不够,懒惰、懈怠,明明知道是生死法,又拼命造作生死业,你也拿他没办法。努力努力,须合自知尔。这已经是讲出肺腑之言了,该讲的都讲完了,要不要用功全看你了。听到师父这样说:哎呀,我们为什么为了一个男朋友这么困扰,今天来到这里听经,有的人是第一次来听,太好了,太好了。她的男朋友还很有把握,他想:她去文殊讲堂听经回来,一定还会打电话给我,因为她没有我活不下去。结果来文殊讲堂,听到师父这样讲,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有打电话给他了。现在的功夫非同小可,你去死吧,我才不打电话给你,师父讲的,迟早都会死的,这样就解脱了,完全解脱了。所以修行是做不做而已,全看你做不做而已。所以善知识的话听得进去,几句话就解决了。善知识的话若是灌输不进去,我执像钢板,硬梆梆的,打不进去,我相太重,那就没办法了,费尽唇舌也度不了。道理师父已经为你解释得很清楚了,做不做就全看你了。

>>《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》下卷/慧律法师主讲(九)
>>《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》慧律法师主讲(七)


分享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