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口常开居士(马老师)

QQ 1819547340

安心(吉吉) 

QQ 46382004

如是:QQ 3982541

答佛友问——修行与养生的关系、方法

发布人:admin 发布日期:2016/6/2 20:00:35 浏览次数:615

    问:马老师好!请您讲述一下修行与养生的关系、方法。


    答:我们简单说,学佛就是全面学习宇宙人生规律的大智慧。心戒法师也说“佛法让人生更美好”,就是指让我们活的更健康,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,古代的大智慧,都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,著名的《黄帝内经》,要解决的也是人活着的各种问题。更多的时候,人们都想着能健康,但是不了解心灵与身体的关系,所以并没有达到发挥生命的最大价值的目的。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,是可以听从心灵指挥的,我们的身心是可以达到平衡、和谐、愉悦、美好统一的。只是要去认识、了解、修改、锻炼……身体的疾病,多数是心理出现了问题,长时间生活在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、恨、怨、恼、怒、烦等不良情绪里,它们都会在身体上反映出来。这些不良情绪,产生的都是负能量,一个人的命运,恰恰与自己携带的能量有密切关联。



    一个修行人,为什么修?又怎么行?说白了,就是改变自己错误的认识、错误的想法、做法、错误的言行。按照正确的道理或者规律去运行,或者说,按照宇宙人生的真相去运行,那当然就能进入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无所有、无所得的境界中,因为一切不沾染,自然无束无缚、自由、自在、解脱了。古代的修行人,都在清心寡欲、淡薄名利、远离欲尘上用功夫。果然如此,身心健康是没有问题了。现在的人,贪心炽盛,名、色、财、食、睡不想舍离,还想长命百岁?其实,劲用反了。



    名、色、财、睡四堵墙,人人都愿里面藏。也有人说:酒色财气四堵墙,人人都愿里面藏。若能跳出墙垛外,不是神仙命也长。所以,古往今来的智者,都在苦劝世人,放下对身外之物的追求,转向内心体会清净、无染、无欲、无求的境界。学习佛法,依智慧断烦恼,就是断除各种欲望,恢复本然的清净,就能恢复健康的身心。人的心,越是干净,正能量就充足,各种所谓的福报,不求自至。人的心,越是自私,负能量就重,各种逆境、邪魔外道,就会不请自来。



    再说,因为人们不明了生死之相,多会贪生怕死,于是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做生意的人笑了,他们轮番发明吃的、用的、铺的、盖的、水的、丸的、汁的……无需惭愧、忏悔、不用改邪归正,只要有钱,就能解决,这些不是正因正缘,都没有从心地上转化,过上一阵子,还会旧病复发。世间法多是治标不治本,只有大乘佛法,引导人们见真相、发菩提、增愿力、转因果。还有,我们这个身体也是四大假和的物质体,从诞生的那一刻起,就不可避免地生长、衰老、死亡。如何能生长的健康一些,衰老的慢一些,死的时候,没有痛苦,这些都是有方法的,有经验可以遵循的。要合理地使用我们的身体,不能太安逸,也不能太劳累。劳逸结合是比较合理的,也是避免早衰早亡的根本。



    还是那句话,佛法广阔无边,佛性深如大海。我们不能用有限的小心眼,去揣测无量无边的佛的境界。但是,只要我们虚心学习,永不自满,都能从前人的智慧中受到利益的。修行是为了好好活着、多利益众生、身心健康、智慧养生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利益众生愿望的前提。千万不要把修行和身心健康的智慧养生,割裂、对立起来,那是愚痴心作祟。就像有的人号称学佛了,诚心找苦吃,大热天暴晒时去走路,美其名曰:吃苦了业。正确的说法是,为了众生不怕吃苦,需要我在暴晒的环境下工作,心中没有怨言。不是为了自己了所谓的业,去暴晒。



    最近,来北京道场交流参学的人三三两两、络绎不绝。有时候从早讲到晚,确实很辛苦。若是为了自己身体着想,用不着这么辛苦。有时候躺在床上,翻个身都累。可是,见到师兄们心开意解的喜悦,我还是忍下身体的疲惫,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,希望大家能从大乘佛法中受益。当然,有时候看到那些油盐不进的人,我也会少说、甚至不说,养养精神了。一切众生缘起无尽,机缘成熟,辛苦一点儿,也是在所不辞。不能没事找事,有事也不逃避。这也算是修行和智慧养生的一点小体会吧。讲的不究竟的地方,请师兄们指正。


    问:感恩老师慈悲教诲!辛苦了!


>>答佛友问——以苦舍苦愚,净心念佛祖,苦乐是二法,一道是法乳。
>>答佛友问——浅解“我皆令入涅槃而灭度之”


分享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