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口常开居士(马老师)

QQ 1819547340

安心(吉吉) 

QQ 46382004

如是:QQ 3982541

六度这几条宝船应该怎样在生活中使用

发布人:admin 发布日期:2016/3/23 15:40:26 浏览次数:655

    问:请问马老师,“六度”这几条宝船应该怎样在生活中使用?


    答:这个问题也不错,不过这话的确不该来问我,应该问问我们自己呀!可以给师兄们一个建议,就是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,才是法会“宝”的作用的最佳时机。


    我简单谈谈“六度”中,对“忍辱”的认识和运用吧,仅供各位师兄参考。心地干净,在生活中运用“六度”,那就是宝;心地不干净的人,多是事后诸葛亮,遇事过不去,凡夫心起作用。事情过了,又惭愧了。这样真的算不上修行。因为根本就没修,更没有行在解脱的大直道上。业力做主,身不由己地生起、抱怨、搞对立。已经拐了八个弯了,哪里还有直道可行?

    有一次,一个师兄发短信直接骂我,我看到这些话的当下,想到的就是这个人内心已经没有任何解脱的力量了。因为心量小,接受不了批评,只能怒火中烧,无力感逼迫下,嗔恨心就显现出来了。嗔恨心只能增加业力,有业力就必然障碍智慧。 对方内心是贪、嗔、痴三毒泛滥的危险时刻,既不能给他讲道理,也不能做任何的解释。我内心非常清楚,他的嗔恨是一种假象,是他快承受不住的假象,应该能做的就是给他增加正能量。所以我就发愿;一切迷惑颠倒的众生,都能早闻正法,都能消除无始劫来的障碍,明理学佛。愿佛菩萨加持护念,把我最慈悲、最美好的祝福传送给他。




    第二天一早,我就接到了这位师兄高烧、重感冒的消息了。二话没说,拿了桌上的水果,就去看望他。我身边的几个师兄,非常不理解:这么一个不知好歹的人,为什么对他还这么关心?我就问;他骂我,你生气了?我都不生气,你生什么气?人生病的时候,最脆弱了。学佛人,哪有这么多的计较? 因为内心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,所以就跟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,和他谈了一会话,嘱咐了吃药、休息的事。甚至他回程的事,也一并安排好了。




    我们人人都有清净的心,不被外界的假象污染,就是心口一如、言行一致的真修行。这个真修行是离言绝相的真修行。这位师兄事后多次跟我认错、道歉,但我内心仍然没有丝毫的波动。我们草堂精舍的小闫师兄前些日子,还对我说;马老师我知道你是真的不生气。以前感觉不生气都是说说,几次看到您处理那些问题,才知道您是真的不生气、不计较。小闫师兄说的一点儿不错,我的确是真的不生气。但我不是一生下来,就能做到不生气的,没有学佛,也会生气,也会计较,也会拍桌子、打板凳,也会急赤白脸、大呼小叫……后来学习《四十二章经》,看到一句: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。忍者无恶,必为人尊。




    心里没有伤口,就不怕别人撒盐;心里没有邪恶,就不会跳起来。对跳起来的人,只有平等不二的慈悲心,才能转化。真正的智慧,来源于内心的慈悲。有要帮助众生的愿力,就能忍得住。没有忍住,还是内心的正能量不足、愿力不足。汽车里的油加的满,就不怕走的远。自己的能量不足,才会心外求法。其实什么心,就有什么法。大家好好悟一悟。


    问:惭愧呀,我新年还和自己的老爸吵架。




    答:对于父母,不必去讲什么道理,老人需要我们的真心。大家的真心就是一个心,统一到真心上来了,你就是他,他就是你。没有人愿意伤害自己,所以你不可能受到父亲的伤害。好好想想。


    修行人积德最快的智慧和方法,就是内心要真的恭敬和感恩父母。没有他们的一点骨血,哪有今天的你?什么叫再造之恩?不知恩的人,怎么报恩?没有报恩的心,何以为人?这类的问题,一直追问下去,只有无尽的惭愧。此生为人,当报此恩。能好好跟父母说话了,就能发起恭敬一切父母的大心。心大了,才能福慧增长。


    问:就是犯了两次了,所以自己也急。


    答:谁都不容易,理解他们吧!急也没用,好好发愿吧!


    问:马老师感恩您的谆谆教诲!

>>谈谈“吃苦了业”的谬误
>>恒顺众生和随顺众生怎么区别


分享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