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人为什么要到这个世上?为什么要活着?
答:阿弥陀佛!多数人到这个世上是来承受果报的。
问:那这个世界,岂不是很可悲?
答:凡夫自己做不了主,欠债不还是不行的,所以是被业力逼迫来的;也有人是因地发过菩提心的,要来这个世上做菩萨,上承佛道,下化众生;还有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,就是为了开佛知见,领着众生从种种颠倒迷惑中出离的。
尽管心地不同,但在人世间走这一遭,我们还是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。是自私自利,还是自觉觉人,不同的选择,就造就了今后不同的命运。有的人活着,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欲望的追求。这样的人虽然活着,但其灵觉之性,没有提升反而坠落。所以为了自己活着的人,活得很累、很可怜;为了别人而活着,就有了一点点价值;为了众生追求真理而活着,就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可悲不可悲,就在于觉悟不觉悟了。觉悟的人生就是有意义而美好的,怎么会可悲呢?
问: 好人没好报,好人不得好死,恶人享千年。
答:像雷锋那样,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,这样活着才最平凡而伟大。我们的群不是茶馆,想说什么就说什么。这里应该是寻找真理,自觉觉人、破迷开悟的地方。说这样的话,可见并不是真心学佛,报佛恩的。还是先学着好好做人,什么时候真心探求真理了,再来参学吧!
问:老师教我,无欲无求,不贪不贫,不求不苦。
答:阿弥陀佛!你的老师就是这么教导你的——“好人没好报,好人不得好死,恶人享千年”?佛弟子的一言一行,都不只代表自己,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心性的流露。为佛菩萨、为师父争光,别给佛菩萨和师父抹黑!
问:佛光可照十天三界,黑在哪里?
答:学佛是学习佛菩萨无私奉献,一切为了觉悟众生的慈悲心;学佛也是为了作佛,即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。不知佛为何意,着在名相上,岂能开悟?当一个人背对着光明的时候,自己就落在自己的黑影里了;站在觉悟一切众生的立场上,光明顿现。
问:阿弥陀佛,怎样开智慧?
答:阿弥陀佛!大德问怎样开智慧?真是一个好问题!随喜赞叹!谈谈在下肤浅的认识,仅供参考!其一,自性具足一切智慧,这一点一定要坚信不疑。其二,智慧不从外入,外面的善知识也好、同参道友也好,只要是我们遇到的一切人、事、物,都是启发我们智慧的。其三,打开封闭的心门,包容一切众生,乐于接触一切众生。把别人的烦恼,当成自己的,一心想为众生除去烦恼的时候,你所说所做的,就是智慧!大家别被“智慧”一词局限了,智慧就是一种自觉觉人的能力、能量。已知的科学实验证明,慈悲的能量最大,所以说慈悲没有敌人。当我们心分别计较的时候,嗔恨、抱怨的时候,能量最低。那流露出来的,就是愚痴。
问:为何叫“礼敬诸佛”、“赞叹如来”;为何不叫“礼敬如来”、“赞叹诸佛”呢?请有缘善知识解答!阿弥陀佛!
答:“礼敬诸佛”,可以这样理解,就是诸佛是指一切众生。因为在《观普贤菩萨行法经》佛教导:“视一切人犹如佛想”,所以“礼敬”就是平等心对待、恭敬一切众生的意思。
“赞叹如来”,是说我们的心门被诸佛菩萨打开,我们的不认识了的本来面目,经过诸佛菩萨的指示而重新见到;我们忘失了的菩提心,被诸佛菩萨调发出来。虽然父母是骨肉至亲,但不一定能做到挽救我们的慧命。所以天大地大不如佛菩萨的恩情大,他们的救拔之恩无以回报,就用我们的生命来讴歌、赞叹如来吧。
问:懂了。感恩师兄!诸佛是从相上来说的,如来是性德,真如本性。感恩!阿弥陀佛!难怪善财童子53参就三位没有赞叹,其他全赞叹了。阿弥陀佛!原来如此!
答:阿弥陀佛!菩萨有悟性,随喜!
问:为什么会烦恼太多?忧愁太多呢? 为什么真心付出得不到回报呢 ?
答:阿弥陀佛!为什么真心付出得不到回报呢?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。真心什么样?无一法可得,既是真心付出,你想得到什么?佛经是无字真经,就是没有自我执着的经。心中有“我”,就叫夹杂。无我利他,才是真心。
阿弥陀佛!烦恼多、忧愁多,是坏事,也是好事。因为无烦恼不成菩提。烦恼是业障产生的业力,因为人心太小,不能驾驭和做主,要是学会转念,把业力转成动力,那就太愉快了。自心有力,就是菩萨。
问:阿弥陀佛!我能问个问题吗?我无论在哪上班都被老板开除,为什么啊?
答:阿弥陀佛!无论在哪上班,都被老板开除?真的很同情这位居士,同时也感叹:你怎么不长记性呢?你这样转个念吧!你若是老板的话,喜欢什么样的员工?讨厌什么样的员工?想明白了,就知道怎么改正自己的不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