尔时,佛告常施菩萨:善哉!善哉!快说是法,汝今所说,佛所亦可。菩萨行四摄六度,应当如是,观众生相。
那时,世尊对常施菩萨说:太好了!太好了!一下子就说到了关键的所在。你今日所说的道理,正是诸佛宣说的真实义。菩萨在修行四摄法以及六度的时候,应该也这样地观察众生的现象和本质。
善男子!菩萨布施时,不观福田及非福田,若见贫苦众生,悉皆施与。行布施时应作是观,不见受者,不见施者。财物亦尔,三事俱空,平等无著。何以故?一切诸法,无我我所,行施之时,不望现报,不望未来人天乐。但为众生,求大菩提。
善男子!心行菩萨道的菩萨,在向众生布施的时候,不会去观察自己做的事情是能否获得利益,能否种下福田。即不会观察自己会不会白出力了。他们只要看到有贫苦的众生,都是平等地给予帮助。
真正行布施的的人,应该这样看待问题——不要区分接受帮助和施舍帮助者两者之间的利益。对于所布施的钱财物品,也不要分别。因为施者、受者,以及施、受之事,皆不可得,三事平等。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。不必拿功德、福报等事迷惑众生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一切人事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属性,随缘而做,做而无著;一切万人万事万物没有自性,没有“我”、“我所”,随缘尽力而已。不要指望今天做好事,当时就能得回报;也不要指望今后可以获得人道、天道享受的各种快乐。只有一个心念,就是为了苦难的众生,去追求无上的真理!!!
(太好了!世尊说的是天上人间的至理!可惜,世上的凡夫,不会听进去,更不会按照去做了。看看眼前越盖越多的寺院,看看眼前社会上出现的卖淫嫖娼的丑恶行径、假冒伪劣的商品,看看出家人开光卖高价的佛像,看看到处高挂“有求必应”的牌匾旗号,就知道世人心邪,不认识正法,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。)
为欲安乐,无量众生,故而行布施。为欲摄取,诸恶众生,令住善法,而行布施。
为了要让众生获得安稳和正法之乐,才能去行真正的布施。为了接引那些邪恶的众生,让他们也能安住正法,才能真正去行布施。
复作是观,菩提界相,众生界相。二俱空寂,依文字故,度众生得菩提。真实法中,无得无证。
还应该这样去观察——觉悟解脱和迷惑颠倒的两种现象,究其本质来说,都是空寂的,无所有、毕竟空。为了接引众生,为了说明这些道理,不得已才立了“度众生”、“得菩提”这些字眼。在究竟了义的境界中,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获,也没有什么能够证得的人事物,以及被证得的人事物。
善男子!如人夜梦,见种种事,或梦自身,被官囚缚,受种种苦。生大忧恼。然后得脱,寻复更梦,作大国王,威势自在,受大快乐。即于梦中,作是念言:我向昨时,受苦如是,今复自在,受大快乐。作是念已,忽然睡觉。苦乐之事,莫知所在。如此梦事,非有非无。一切诸法,亦复如是。作是观者,名为正观。
善男子!好比有人夜里做梦,梦见自己被官吏拘捕囚禁,承受各种折磨,心中生起了极大的恐惧和烦恼。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,又侥幸逃脱了牢狱之灾。不多时,又梦见自己做了有钱有势的国王,享受着各种快乐。做梦的人会这样想:我昨天还被囚禁忍受各种苦难,今天却又当上了国王,享受种种快乐。虽然凡夫都是被眼前的烦恼和快乐所搅扰,却分辨不出来烦恼、快乐的因缘果报。只能迷迷糊糊任由命运的起起伏伏,只能被动地承受忽而苦难、忽而快乐的命运的摆布,长久地沉浸在苦乐的迷梦中不能觉醒。他们对于苦乐的本质并不明白,也无从掌握自己的命运。你们要明白,人世间的苦乐,犹如做梦,既不是绝对的苦,也不是绝对的乐。一切人事物也都是这一个规律,不要执着对立两边的现象,要辩证地去认识和处理问题。能够这样认识和处理问题,就是正确的智慧思想。
说是法时,无量菩萨,得受佛位。无量菩萨,得入一生补处。无量菩萨,各随所修,皆得胜进。无量人天,得四道果。无量声闻,入菩萨位。无量杂类众生,发菩提心。
世尊讲述这番道理的时候,有无量无边的菩萨,进入了诸佛的境界。还有无量无边的菩萨,已经提升了原来的思想境界,进入了一生候补究竟解脱的境界。还有无量的菩萨,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境界,但是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进步。还有无量的人天众生,获得了阿罗汉、阿那含、须陀洹、斯陀含的境界。还有无量的声闻众生,不再想自了,而是提高了思想觉悟,进入了利他无我的境界。还有无量无边的各类众生,激发起了悲悯苍生,救度众生的菩提之心。
善男子!未来世中,若四辈弟子,得闻此经,生欢喜心。所得功德,无量无边。
善男子!在未来末法的时候,若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四众弟子,听闻这部经典,心生欢喜,信乐是经,他们所获得的功德,将会是无量无边不可称计的。
佛告阿难及诸大众:汝好受持,慎莫忘失。此经名为,像法决疑,亦名济孤独,如是受持。
尔时大众,闻佛所说。一心敬受,作礼而去。各共严辨,阇维之具,哀动天地。
释迦牟尼佛对阿难以及大众说:你们要认真地接受、持守,千万不要忘记。这部经典的名字叫做《像法决疑经》,也可以叫做《济孤独经》。你们要像今天这样接受的心态,去守护这个真理。那时,在座的各位众生,听闻释迦佛的教诲,一心一意地恭敬和接受。他们给佛顶礼,然后去置办世尊入灭后的用品。知道这位伟大的导师就要离开众生了,以后的正法会衰微到那样的境地,这些大众大放悲声,哀痛的声音,惊天动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