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请问马老师,佛法里的忏悔和自卑感怎么区别?照镜子的比喻让人受益匪浅,要事事都去照镜子,心里也会不舒服,怎么转念?怎么能生起智慧?
答:忏悔法是佛法中的大智慧;跟一般凡夫扭曲心态的自卑感,完全不是一回事。忏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救拔力量,是光明美好快乐的良好心态,是灭度一切黑暗业力的大智慧。好比我们洗澡的道理一样,清洗身体,除去污垢,是件令人高兴的大好事,谁也不会因为洗去了污垢而难过吧?
在我们的内心深处,藏着一些自己不愿意去面对的人事物,这些多半是让自己丢面子的事,时间久了,反而产生的伤害性越大,内心没有智慧和力量面对,只好选择深藏心底了。对于真正修学大乘佛法的人,这些问题可不是什么坏事呀?因为污垢可以生长出莲花呀!若能从以往的污垢、坏事中,觉悟起来,就关上三恶道的门,开启通往解脱的大直道上,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。只不过,凡夫的分别心重,喜欢所谓的好,排斥所谓的坏。不明白好坏不二,不二才是正法的道理。
凡夫只能站在个人的立场上,所以视野狭隘,角度偏颇。看不到真相,故而很难从以往的束缚中解脱。要知道:只要我们认识到错误了,誓不再造,无始劫的错,都是当下的一念真心中,消失了。凡夫一下子消失不了,时不时就想起来了,这是修行的定力不够造成的。修行人要相信光明就在前面,才能锲而不舍,自我觉醒。只要找到了犯错的根源,就终止了轮回。佛说过:我、心自空,罪福无主。这可是对我们天大的恩,解开了这句话,还有自卑感吗?
所谓的自卑感,是人在极度自傲后,产生的后遗症。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对一对的,在某些方面太过骄傲,这股傲慢的心,也产生力量,到了一定的时候,必然会出现另一种与之平衡的心态,那就是自卑感。换句话说,自卑感严重的人,在某个时间段,也太骄慢了。要学会看破人心这种对立两边的虚妄作用,不要被自己魔性所伤。
很多修行人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,好像认了错,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了。有些也能认错,但伴随有哗众取宠的不良心态。看看我们学佛的人,听到批评,从来不肯认错,永远给你解释这个、解释那个,已经习以为常,听不进半点批评和意见。这样的人,有一个算一个,没有一个不苦的,没有一个有知心朋友。希望有缘人,能够警觉,不要做孤家寡人,要做一切众生喜见菩萨。不懂得忏悔的人,千佛出世也救不了。人没有不犯错的,只要愿意改,诸佛护念。前些日子,有个师兄来北京参学,一个劲说自己的女儿不好。我说:你照照镜子呗。这个师兄竟然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。
有位法师早就讲过了:孩子就是家长的复印件,你什么样,孩子就什么样。凡夫死活不认帐,神仙来了,也没有办法。遇事照镜子,是个比喻。学会了就知道人我一体了,就不会去生分别计较心了。有的人灵气,一听就懂了,遇事不动念,当下觉而不迷。有的人不够灵气,什么都搞成有为法了,遇事叨叨叨,不是真觉悟,而是住相生心。明明自己没有学会,反而怪老师教的不好。
举个例子说:你会包饺子了,谁爱吃什么馅的,你都能包出来,不用再问别人了。有的人包萝卜馅的问一遍;包白菜馅的又问一遍;包茴香馅的,还得问一遍。不是别人教的不好,是自己没有学到家。还有一点,修行人真能忏悔时,你在遇到跟自己一样错误的人,就不会小看犯错误的人了,理解犯错的人,才能开启他的觉悟之旅。我们真的认错、忏悔了,当下生起来的对佛菩萨的感恩心,哪会有不舒服的感觉?有谁会因为洗澡洗去了尘垢而不舒服吗?
一般人愿意原谅自己,不愿意原谅别人,要知道你错了,可以原谅的话,别人错了也是可以原谅的,人我一体的心,看到别人的错误,是心里有了底,知道从哪里下手营救了。忏悔的确是能生出智慧的,因为心灵干净了,觉悟的言行,就是照亮大家明灯。什么是真忏悔,以前也跟大家汇报过,大家还可以去空间里找找。这个问题就说真么多吧。
问:感恩马老师慈悲讲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