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口常开居士(马老师)

QQ 1819547340

安心(吉吉) 

QQ 46382004

如是:QQ 3982541

2016年5月1日—3日北京草堂精舍法会纪实(一)

发布人:admin 发布日期:2016/5/21 22:17:06 浏览次数:1556

     2016年5月1日—3日,北京草堂精舍举办了第三期大乘经典研习班学习交流活动。 在“五一劳动节”——这个劳动人民特有的节日,全国各地的师兄齐聚北京草堂精舍,大家共同参研大乘经典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。因为是提高班,预计招收学员40名,结果参会人员达到了一百多。因为各地师兄高涨的学习热情,难以拒绝。



    首先,针对一些师兄要上台分享自己对经典的领悟或学佛心得,北京草堂精舍的万师兄用30分钟给大家做了题名《助你演讲更成功》的专题讲座。万师兄从演讲者的服装、表情、开场白、内容、肢体语言、讲稿等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辅导。



    接下来二天的时间,马老师为大家讲解经典和众师兄上台分享交叉进行。最后一天,许老师要给大家从心里学角度讲《用慈悲心沟通》。因为时间紧,马老师从《圆觉经》12位菩萨中,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3为菩萨:文殊菩萨、弥勒菩萨、圆觉菩萨,为大家做了重点讲解。



    首先,马老师对经名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进行了释义。大、方、广都表达了我们的真心无量无边,没有边际。圆觉,即:圆满的觉悟;即:能认识到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,佛心即我心;即: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性能,而宇宙间万物最大的、共同的性能——即利他无我。明白了这个道理又能在时时处处应用的人就是觉悟的人,就是走上正修行路的人。六祖在《坛经》里,直示大家,“但用此心直了成佛"。但用此心,用的就是这个心——利他无我的真心。一念修行,自身等佛。心外无佛,心外无法。马老师讲经,就是这样信手拈来,短短的一个经题,也能让大家明心见性。不是了悟佛法真谛的彻悟者,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大智慧的!



    接下来,马老师就文殊菩萨、弥勒菩萨、圆觉菩萨3位菩萨的因地法行给大家做了具体的讲解。在久远劫以前,文殊菩萨与弥勒菩萨同时出家修行,文殊菩萨当时号“妙光”,弥勒菩萨当时号“求名”,因二人出家修行发心不同,所以成就也不同。文殊菩萨是早已成就的古佛再来,是七佛之师。而弥勒菩萨还将在久远的未来世才能成佛。为什么会如此呢?因为二人因地发心不同,妙光菩萨是为一切众生能出离忧悲苦恼而出家修行,而弥勒菩萨还迷恋世间的名利,还要求名。所以二人的成就也不同。 这也是马老师为什么会经常强调修行人一定要发心正、发心凈。学佛修行一定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!这样发心才算清净。而且要有一颗无所得的心,做了和没做一样,因为自性本来空寂,一切法毕竟空。只有明白了无一法可得,但还能去救度众生出离苦海的才是真菩萨!而圆觉菩萨正是这样行持的, 所以才会称为圆满的觉悟。圆觉菩萨的发心与行持为我们末世修行的众生做了榜样。



    法会中 ,马老师为了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自己那颗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光明、温暖、慈悲、美好的真心,不再心外求佛,不再心外求法。在课堂上,马老师让大家坐直身体,挺直脊背,双目微垂,全身放松,然后用语言引导大家找到自己那颗亘古不变、万古长存,柔软的、温暖的、光明的真心。这颗真心就是众生的安稳地、极乐地、长生地......修行人找到它并守护它,从此不再流浪生死.... ..马老师的声音清净、温暖、慈悲,现场的很多师兄都亲自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美好与光明,大家都法喜充满。原来佛法没有一丝一毫的迷信,当你知道自己身中定有金刚佛性,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。苦乐自造,疾病、健康也是虚妄,有得病的能力就有去病的能力。佛法是积极的,佛法是让人生活的更美好,在自觉觉人、自利利人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。



    针对一些参会师兄身体不太好的情况,马老师让丽丽师兄带领大家用真诚心、愿力心、惭愧心、感恩心恭诵阿弥陀佛圣号。为了更好地体会这种真诚与感恩,主持的师兄让长辈或丈夫坐在凳子上,让晚辈或妻子跪在他们的前面。充满浩然正气的佛号声响彻佛堂 ,声声佛号是对佛菩萨不舍众生的无限感激,声声佛号是对自己过往一切恶行深深的惭愧与忏悔,声声佛号是愿众生得离苦的无限期盼......很多师兄都是泪流满面。通过惭愧与忏悔,师兄们清除了自己内心的苦厄。很多师兄会后反映感觉自己神清气爽,浑身轻松。



    此次法会,还请到了辽宁朝阳慈善协会的梁秀华老师。梁老师的信念是“生命不息,慈善不止”。梁老师不只在中国各地做慈善,还把慈善事业做到国外。梁老师说她不会讲经,她就是和大家唠唠嗑,唠唠她走过的人生路。从她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个佛法的践行者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高尚情操。从她身上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,只要你是为了利益别人,做什么都能成的真理真实不虚。




>>2016年5月1日—3日北京草精舍法会纪实(二)
>>草堂精舍五一参研《圆觉经》学习资料(一)


分享按钮